特斯拉“降价大促”,蔚小理陷入两难
特斯拉于10月24日正式宣布,中国大陆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的五个版本降低了起价。降价后,两款车型的起卖价分别达到26.59万元和28.89万元,其中最高降价3.7万元。消息一出,特斯拉小程序就被挤到崩溃。
特斯拉降价后,AITO问界迅速跟随,降低了旗帜M5、M7车型的价格。巧合的是,10月31日,福特还宣布降低福特电马在中国首款电动车型的价格,降价2 -2.8万元不等。
这种以特斯拉为首的降价浪潮会引发蝴蝶效应吗?蔚小理会效仿吗?在新能源时代,价格战还会奏效吗?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汽车公司巨头特斯拉的大幅降价。国内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公司面临着特斯拉降价的尴尬局面。
毫无疑问,在新能源领域率先试水的特斯拉,成本控制能力更强,利润率一直高于同行。当特斯拉的净利润超过1万美元时,许多同行甚至会出现亏损的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蔚小理的毛利率最高的理想是22.1%,而蔚来和小鹏的毛利率只有16.7%,9.7%,与特斯拉的27.9%的毛利润相比,使得他们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
同时,蔚小理也需要考虑自己的现状。如今,作为一家不断烧钱研发、刺激科技增长的新势力企业,他们还没有走出来“卖的越多,损失的越多”的怪圈。特别是单车的损失额,据统计,蔚来每辆车损失约8.99万元;小鹏损失6.38万元;表现最亮眼的理想损失也超过1万元。
让蔚小理尴尬的是,降与不降,现在成了两难的选择。
本文由电圈一姐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czixun/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