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电车资讯

“国补”即将退出,政策交出“接力棒”,前路将交给市场

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终止退出。经过多次取消和延长,这项自2010年起实施的补贴政策最终将结束。

12年来,在“国补”在一系列鼓励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抓住发展机遇,建立了世界领先的产业链集群。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政策引领市场,使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上获得领先地位。随着市场的不断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已经从最初的政策驱动转变为政策驱动+双驱市场。如今,“国补”完全退出,政策交出“接力棒”,前路将交给市场。

从2016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逐年退坡,补贴的金额逐渐下降、补贴的标准逐年提高。每次补贴下降,都会导致市场波动。现在,最后一次也不例外。在享受“国补”在最后一段时间里,许多汽车企业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如锁定补贴、限时保险等,鼓励消费者赶上政策“末班车”。

可喜的是,面对最后一次补贴政策“互动”,市场表现出足够的冷静。五六年前,为了保持更高的补贴,汽车公司甚至会在补贴下降前将未售出的新车提前上牌,然后转售给消费者。现在,各汽车企业的保价政策不如以前,部分汽车企业的销售价格不降反升;消费者也相对平静,相比与超过1万元“国补”他们现在更关心汽车的质量。

有评论认为,这份从容,显示出新能源车企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走过了多年的补贴扶持期之后,近几年已经在加快戒断补贴依赖。与多年前相比,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对补贴的敏感大降低。

从这个角度来看,政策已经可以放心了“交出这一棒”,安心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如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面临着许多考验。

在产业链方面,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电池和芯片短缺等因素,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供应链的稳定性不断受到影响。终端销售价格压力、生产周期延长、汽车企业利润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技术方面,虽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成熟,行驶里程和车辆质量不断提高,但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仍不时受到质疑。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风险事故,如续航注水、电池自燃、制动故障等。一直大打“智能牌”“科技牌”新能源汽车迫切需要回归汽车制造的初衷,重视安全、稳定、质量等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在配套设施方面,今年1月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10月份销售渗透率达到29.4%,提前三年超额实现 “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然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关键配套设施建设相对缓慢,车桩比总是在1:3到1:2之间徘徊。落后的配套设施已成为进一步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障碍。

在过去的12年里,能源汽车产业在市场推广、品牌建设、技术储备、设计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政策“交棒”在市场上,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重新开始。期待它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和解决前方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本文由电圈一姐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czixun/39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ar-metaverse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