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新能源行业洗牌加速下的“裸泳者”警示
概述
2025年5月13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成为继威马、高合后又一濒临退场的新势力品牌。其销量从2022年巅峰15.2万辆暴跌至2025年1月的110辆,三年累计亏损超183亿元,拖欠供应商债务超60亿元。本文以哪吒汽车为样本,剖析新能源行业加速洗牌的底层逻辑,揭示技术、资金、生态协同的“生死线”。
一、从“销冠”到崩盘:一场战略失焦的溃败
2022年,哪吒汽车以15.2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但低价策略埋下隐患:超60%销量依赖网约车等B端市场,C端用户品牌认知薄弱。2023年补贴退坡后,其仓促转型中高端市场,推出哪吒S、哪吒GT等车型,但因智能化落后(智驾芯片仅支持L2级)、定价失当(18.98万起),年销量不足2.5万辆。与此同时,原低价市场份额被比亚迪海鸥(起售价7.38万)、五菱缤果(5.98万起)迅速蚕食,陷入“高端打不赢、低端守不住”的双重困境。
二、财务黑洞:烧光228亿融资,现金流断裂引发连锁反应
- 资本依赖症恶化:十年间融资228亿元,但研发投入占比仅8.9%(2023年),远低于行业平均15%。资金多用于渠道扩张(峰值门店超500家)和营销投放,而非核心技术积累。
- 现金流持续失血:2021-2023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28亿元,2024年负债率飙升至217%,欠税超215万元,被执行金额1.44亿元。
- 生产体系瘫痪:浙江桐乡、南宁等三大基地自2024年10月停摆,拖欠供应商货款超20亿元,宁德时代等被迫接受70%债转股方案。
三、战略失误三重暴击:B端依赖、技术掉队、生态失控
- 过度押注B端市场:网约车占比过高导致二手车残值率从65%暴跌至32%,用户口碑崩塌。
- 技术路线“中间态困境”:既未如蔚来布局换电生态,也未如理想深耕增程式技术,智能化水平落后头部车企2-3年。
生态协同脆弱:用户服务依赖经销商,App断网事件暴露技术团队短板;管理层动荡(原CEO张勇卸任)、员工数从8600人锐减至1600人,研发团队近乎解散。
四、行业警示:技术、现金流、生态成生死线
哪吒的崩塌折射出新能源赛道三大生存法则:
- 技术护城河:特斯拉一体化压铸、比亚迪全产业链、华为ADS 3.0智驾,头部企业以技术代差建立壁垒。
- 现金流安全:蔚来“换电+服务”提升用户粘性,理想毛利率超20%反哺研发,而哪吒“烧钱换市场”模式难持续。
- 生态协同:小米汽车依托米粉社区+智能家居生态,哪吒则因缺乏用户运营沦为“一次性交易”。
五、未来展望:淘汰赛加剧,2025年或成“分水岭”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市场从“电动化普及”转向“智能化深水区”。缺乏核心技术的车企将面临:
- 资本退潮:2024年新能源赛道融资额同比降40%,投资人转向盈利清晰的头部玩家。
- 政策退坡:地方补贴转向充电基建、氢能等领域,低端产能加速出清。
- 用户觉醒:消费者从“续航焦虑”转向“智驾体验”,芯片算力、算法迭代成购车关键指标。
本文由乐道APP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cpinpai/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