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9:从“意难平”到“再出发”
3月6日,25款全新小鹏G9静态体验解禁,这一消息瞬间在汽车圈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何小鹏发文称:“内部调侃我说小鹏G9是一款让我‘意难平’的产品。其实造车10年,经历的挫折早就过眼云烟,真正让我略感遗憾的是‘小鹏G9是一辆被我们耽误的好车’。”
何小鹏的这番话,引起了众多小鹏G9车主的共鸣。回想起2022年,小鹏汽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而G9的发布上市无疑是那颗“炸弹”的最大引子,它直接震醒了还沉浸在P7辉煌中的所有人。但正如何小鹏所说,这并非G9产品本身的失败,不客气地讲,是小鹏品牌内部决策和营销的重大失误,才让G9这辆好车被耽误了。
当25款全新小鹏G9的升级点展现在新观众面前时,网上出现了一些质疑声,比如:“和前两天G6改款即换代相比,G9的升级幅度太小了!”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25款小鹏G9:细节之处见真章
先来看看25款小鹏G9目前已知的升级亮点。在外观上,新增了星辰蓝和黑武士配色版本,还支持撞色车顶组合,轮毂也升级为20寸新样式,整体更加时尚大气。内饰方面,新增了月影咖配色,顶配车型升级为超纤绒材质,真皮包裹面积更大,四座都支持通风加热按摩,副驾还具备女王座驾功能,全车座椅的支撑性和舒适性都有了明显提升。
座舱升级为高通骁龙8295P芯片,智驾取消了激光雷达,采用鹰眼AI纯视觉方案,基于英伟达双Orin - X芯片和Lofic摄像头。三电部分,全系换装磷酸铁锂电池包,分为79度和93度,标配5C高倍率超快充,电机功率也略微增加。底盘延续了德国威巴克双腔空悬 + 倍适登DampTronic可变阻尼减震器,还升级了太极液压衬套,搭配前双球节双叉臂 + 后多连杆悬架。整车架构从老款XEEA3.0电子电气架构升级为XEEA3.5,舱驾融合算力共享能力更强。
可以看出,25款全新小鹏G9在外观、设计、内饰、智能、底盘等各个维度都进行了升级优化。只不过这些升级大多属于细节上的“打磨补全”,消费者的感知可能不够强烈,所以才会出现一些质疑声。
当年的G9:实力超前却命运坎坷
熟悉小鹏G9的老客户都知道,2022年的小鹏G9即便放到现在,其产品力依然十分强大。它是首个带领行业迈进800V高压时代的先锋;是行业首个50万元以内采用德国进口威巴克双腔空悬的车型,并且经过保时捷团队的专业调教;是行业首个采用中央集成电子电气架构的智能电车,OTA能力超越行业3年以上水平,智能化体验至今仍遥遥领先;还是行业首批采用英伟达双Orin - X芯片,搭配双激光雷达,支持XNGP全场景智能驾驶的车型。
这些强悍的底层能力,即便在今天也是行业顶尖水平。所以,不是25款新G9优化升级的改动幅度不大,而是当年的G9实在太先进了。
然而,这么一款优秀的车型,当年却卖得不好。问一百个人,答案可能都一样:上市配置严重混乱与错误定价是主要原因。2022款小鹏G9上市时,出现了严重的“配置迷宫”策略失误,版型过多,让人眼花缭乱。像5D音乐座舱、XNGP智能驾驶、4C超快充电池包等核心卖点都需要付费选装,消费者要额外花钱才能获得宣传中的“旗舰体验”,30.99万元的入门版型甚至被大家称为“丐版智障”。
同时,当时小鹏G9上市定价严重偏高,再加上核心配置需额外付费,实际购车成本超过40万元,这让用户产生了明显的心理落差。在理想L8、蔚来ES6等一系列竞品的夹击下,小鹏G9在行业价格战中毫无招架之力,输得一败涂地。
而导致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当年小鹏缺乏供应链成本管控能力,整车成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再加上小鹏内部各部门的利益博弈,使得G9选装配置严重溢出,核心产品力被迫流失。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何小鹏会说“小鹏G9是一辆被我们耽误的好车”了。
三年之期,重塑辉煌
三年时间过去了,25款全新小鹏G9即将上市,何小鹏决心要弥补当年的遗憾。25款小鹏G9版型彻底简化,只有后驱标准版、后驱长续航版和四驱长续航版三个版型。
据证实,25款小鹏G9所有核心硬件配置全系标配,包括全系标配Nappa真皮座椅 + 超纤绒顶棚、全系标配四座通风加热按摩 + 副驾女王座驾、全系标配8295智能座舱 + AI图灵高阶智驾、全系标配德国威巴克双腔空悬 + 电磁减震、全系标配四门电吸门 + 脚踢电尾门、全系标配5C超快充……可以说,25款全新小鹏G9让用户可以闭着眼选。
现在,唯一让人期待的就是价格了。如今,小鹏的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和三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有P7 + 爆款的成功在前,相信25款小鹏G9也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看看小鹏G9能否从“意难平”走向“再辉煌”。
本文由乐道APP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cpinpai/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