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电圈文化

中国第一辆电动汽车是什么牌子?

很多人以为国内的第一台电动汽车是出于比亚迪,其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早在1988年,温州的一个富有实力的企业家和富豪叶文贵,就研发出了名为“叶丰号”的纯电动汽车,它可以充电8小时后行驶2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09公里/小时。此外,这位企业家在1990年还制造出了国内第一辆油电混合动力轿车。据说,“叶丰”-1/2/3样车曾受到美国电动汽车专家罗耶·凯勒的青睐,企图将技术引进到美国…

叶文贵是怎样达到这一切的呢?他将希望寄托在电动汽车上,但为何最终未能成为中国版的马斯克呢?

上个世纪80年代,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大家都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万元户”,然而在那时,温州商人叶文贵已经通过创办轧铝厂、薄膜厂、包装材料厂、蓄电池厂、微机仪器厂等工厂累积了千万财富。他所创立的金乡包装材料厂,更是中国最早民营企业之一发行股票。

1987年,全国评选出一百位杰出的农民企业家,而叶文贵并未前往领奖。他一生热爱冒险,如今又拥有了新的梦想——制造汽车。那一年马斯克还没成年,特斯拉还只是一个人名和磁感应强度单位。

叶文贵表示,我们有13亿人口,却没有一个汽车品牌,这太不应该了。当时,台湾有十家轿车厂,大陆有六家轿车厂,整个中国有16家轿车厂,但没有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品牌,这太悲哀了。"就这样,叶文贵踏上了造车之路。

充电八小时,可跑200km

1950年出生的叶文贵仅受过初中教育。经过阅读多本相关书籍后,他成立了自己的技术团队,并决定制造电动汽车,因为他认为西方公司在燃油车领域的垄断十分严重。仅过了短短六个月,于1989年10月,叶文贵推出了他的第一款纯电动汽车——“叶丰号”,其充电八小时即可行驶200公里,当时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领先水平。

叶文贵团队中的许多人都是双休日前来参加研发

不过在前往美国考察之后,叶文贵发现纯电动汽车存在电池寿命短、续航能力差的问题,且短期内难以攻克,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节能与续航兼得的混合动力汽车。这个想法可以说是领先于其时代。需要了解的是,在当时插电混动汽车还未广为人知时,丰田著名的THS混合动力系统仍在研究中。

在1990年4月,叶文贵及其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一款名为"叶丰二号"的汽车。这辆车搭载了大容量的蓄电池组,并装备了叶文贵所领导的团队自行研制的双用双缸水冷汽油发动机。与风冷发动机相比,这款发动机具有更好的动力表现,同时也噪音更小。

叶丰2号在4月份于深圳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研讨会上获得了国内外技术人员的一致认可。叶丰1号被国家四部委评选为国家级新产品,是新中国成立40年来温州地区的第一个重大科研成果。

叶丰牌汽车甚至收到了北京奥组委的"订单"

错失良机终于梦碎

如果这个故事顺利发展下去,现在可能已经没有特斯拉什么事了。然而,局势并未如预期般顺利发展,甚至由于创办汽车公司而使叶文贵陷入千万债务之中,由千万富翁一跃成为"千万负翁"。1992年初出现了一个转折点,一家深圳的公司联系上了叶文贵,希望能与他进行合作,一开始投资5000万元。但是,这家公司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将电动汽车建成温州和深圳的联合项目。

当时参与谈判的温州领导对此表示反对,这是温州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第一个重大科研成果,怎么能轻易卖掉,于是叶文贵的汽车梦错过了第一根救命稻草。

一年后,美国加州的电动汽车专家罗耶·凯勒前来考察刚刚面世的叶丰3号。在经过长途试驾之后,凯勒动心了,叶文贵得到第二个合作的机会。然而,凯勒要求新车不得使用叶丰牌商标,而必须使用凯勒自有商标。这一要求使叶文贵难以接受,他认为这样的做法等同于为凯勒打工。因此,第二次合作因此终止。

叶文贵实际上也抱有自己的心计,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因为他相信温州政府会给予他资金支持。然而,很快他就发现这个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1994年秋天,一款名为叶丰的混合动力概念车诞生了,它的最高车速为109公里每小时,充电需要3小时,续航里程达到200公里。然而,叶文贵对此并不感到高兴,因为他当时已经背负着一千多万的债务。为了生产汽车,叶文贵不得不陆续出售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工厂、房产和土地。然而,尽管他投入了超过四千万的资金,叶丰牌汽车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1995年5月,叶丰牌汽车的研发经费彻底断裂。虽然已成功开发出4款新能源汽车,但叶文贵已破产,最后一名工程师离开后,叶文贵的造车梦彻底破灭。直到2001年,科技部才正式立项,将电动汽车作为重大专项纳入国家研发计划。

2013年10月,浙商博物馆迎来了正式的开馆仪式。在吉利、众泰、万丰奥特等众多知名浙商车企捐赠的自产汽车产品中,一辆破旧的红色车壳显得与众不同。而那辆车正是当年的叶丰牌新能源汽车。叶文贵被列入"英雄背影"板块,成为了浙商精神的代表之一。

2017年3月,年仅67岁的叶文贵因病去世。妻子陈星初在追思会上说,他的一生比谁都精彩,相当于别人活了十辈子。

叶文贵的人生经历确实很传奇。他在70年代就拥有六、七万的财产,到了80年代已经成为了千万富翁。更重要的是,他的财富并非通过不法手段获取,而是凭借自己独特的商业智慧,并对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改进而得来。这一点尤其值得称赞。

虽然叶文贵的汽车制造梦想仅留存在1995年,但我们中国人的汽车之梦一直在延续。如今,我们已涌现出了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多家优秀的民营汽车企业。相信这些企业早已足以让逝去的叶文贵先生在天之灵得到慰藉。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如果是你,有了千万资产会投身造车事业吗?


本文由电圈碰碰车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qculture/7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ar-metaverse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