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品牌争相搭载,轴向电机成行业新宠
新能源汽车驱动技术迎来革新突破。在近期行业动态中,轴向磁通电机成为技术升级焦点。回溯 2024 年 1 月的预测,这项技术普及速度已超预期,特别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超过 70%的新能源展车已搭载此类电机。
目前,该技术应用呈现两大方向:既可作为主驱动力单元,也能适配增程式与混合动力系统的发电模块。技术革新方面,东风、奇瑞等传统车企已推出量产车型,新势力阵营中小米、华为完成技术储备。供应链层面,玛芮奥、盘毂动力等企业展示了完整解决方案,宁德时代与轩元科技等电池巨头也介入配套研发。与早期仅见于超跑配置不同,当前技术成熟度已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轴向方案具有三大核心优势
磁路效率提升:盘式对置结构使有效交互面积增加 30%,配合无铁芯设计减少 90%磁滞损耗。
扭矩密度倍增:同级体积下扭矩输出可达传统电机 2.5 倍,轮端直驱方案使四电机布局成为可能。
模块化扩展:支持定转子堆叠组合,提供单定子双转子等四种基础构型,适配不同车型需求。
性能参数显示,盘毂动力 IAD306K 实现 18000rpm 峰值转速与 470N·m 扭矩,功率密度 21kW/kg 的创新记录。虽暂未超越顶尖径向电机(如小米 V8S 的 27200rpm),但其紧凑布局使四电机系统门槛降低 60%,为矢量扭矩控制开辟新可能。
市场应用呈现差异化趋势
高端车型侧重性能表现(如蓝图 MPV 四电机系统),主流产品则聚焦空间优化。技术瓶颈方面,永磁体固定工艺制约转速提升,当前解决方案采用碳纤维约束环,使机械强度提升 40%。行业预判,未来三年该技术将覆盖 15-20%新能源车型,形成与传统方案互补格局。这项百年技术的复兴,标志着电动车动力系统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虽然不会取代现有体系,但其特有的功率密度优势,正在重塑车辆架构设计与性能边界,为行业创新注入新动能。
本文由乐在加电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czhineng/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