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以“原力”技术重构新能源出行价值
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重构的关键节点,长安汽车以“原力电动技术”为支点,撬动行业技术平权革命。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积淀的央企,通过深度整合“香格里拉”新能源战略与“海纳百川”全球化布局,在新能源赛道上走出一条“技术深耕+生态重构”的独特路径。
原力技术:破解续航焦虑的终极方案
长安原力电动技术通过“超级增程+智慧电驱”双轮驱动,实现续航与能耗的完美平衡。搭载该技术的深蓝SL03增程版,在CLTC工况下实现1200公里超长续航,馈电油耗低至4.5L/100km,综合能耗仅0.63L/100km。其核心创新在于:
- 无感NVH技术:通过变频主动控制,实现全工况下啸叫最优,营造图书馆级静谧空间
- 微核高频脉冲加热:在-30℃极寒环境下,每分钟提升电池温度4℃,动力性提升50%,充电时间缩短15%
- 智慧能量管理:结合地图导航预判路况,提前调控增程器工作状态,实现经济性与舒适性的动态平衡
这项集成1111项核心专利的技术,使电驱系统效率突破95%,较传统“三合一”电驱重量降低10%、体积缩减5%,功率密度提升37%。在深蓝S7等车型上,用户实测冬季续航达成率超85%,彻底解决北方用户低温焦虑。
金钟罩电池:重新定义安全标准
长安自研的“金钟罩”电池通过远超国标的极限测试:
- 防水测试:在3.5%氯化钠溶液中浸泡60分钟,经受85℃高温高压水枪持续冲刷1小时,无液体渗入
- 防火测试:经历140秒直接燃烧与120秒间接烘烤,移开火源后2小时未发生爆炸
- 热扩散测试:同时触发两颗电芯热失控,5分钟内未起火爆炸
该电池采用军工级隔热材料,结合BMS智能管理系统,实现“长寿命、真安全、超高效、快补能”四大核心优势。2025年广州车展上,长安发布未来电池战略,将深耕半固态电池技术,目标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全球突围:从技术输出到标准制定
长安汽车在泰国罗勇工厂建立首个海外新能源基地,年产能24万辆,本地化率目标2025年达60%。该基地不仅生产右舵车型,更建立东南亚研发中心,针对当地高温高湿环境开发专属电池包。在越南、印度等地,长安通过CKD全散件组装模式,实现年产能快速扩张。
市场数据印证其全球化成效: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达38%。在巴西市场,长安推出搭载乙醇灵活燃料的增程系统,适应当地能源结构;在欧洲,阿维塔品牌凭借华为ADS 2.0智驾系统,获得E-NCAP五星安全认证。
生态重构: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长安汽车构建“车-桩-储”三位一体新能源生态,与特来电合作建设超充网络,覆盖全国83%高速服务区。其研发的5C高压快充技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更值得关注的是,长安与亿航智能合作开发飞行汽车,2025年底完成首飞测试,开辟立体出行新赛道。
在资本运作层面,长安汽车集团高层增持公司股票,释放强烈发展信心。2025年半年报显示,新能源产品均价提升4800元,单车毛利率达21.3%,结构优化效应显著。
从原力电动技术到金钟罩电池,从泰国工厂到飞行汽车,长安汽车正以“技术平权”理念重构新能源市场规则。当其他品牌还在纠结续航里程时,长安已通过场景化技术解决方案,在15万元级市场建立起“四驱性能+两驱能耗”的双重优势。这种以用户需求驱动的技术进化,正推动中国新能源品牌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的新阶段。
本文由火星电车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cpinpai/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