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电车资讯

智能底盘的崛起:智驾平权背景下的新市场竞争

在智能驾驶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智能底盘已成为汽车市场争夺的新高地。2025年1月,吉利在CES展会上展示了其AI数字底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路况、驾驶习惯和车辆状态,通过精确算法动态调整悬挂、转向和动力输出。同时,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也发布了小米汽车的智能底盘预研技术,展示了全主动悬架、超级4电机系统、48V线控制动和48V线控转向等四项核心技术。

业内普遍认为,国内汽车产业正经历从电动化向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转型升级,智能底盘也因此进入了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底盘的核心正逐渐从传统的发动机和变速器转向电池、电驱动和热管理,智能底盘需要更敏捷地响应整车的“大脑”指令,并为高阶自动驾驶提供冗余支持。

根据《2024中国汽车智能底盘产业技术趋势研究报告》,智能底盘的三大关键子系统——线控制动、空气悬架和线控转向正在迅速发展。在线控制动领域,电子液压制动(EHB)仍是主流,其中One Box方案因其成本优势而市场份额逐渐攀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空气悬架技术也在从中高端市场向中端市场渗透,预计到2024年,自主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将超过70%。在线控转向领域,国内供应商逐步掌握全产业链开发能力,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上升以及向L3级别以上自动驾驶的过渡,车辆对悬架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自动驾驶需要悬架具备快速响应和高精度调节能力,以适应复杂的路况。在这一背景下,磁流变悬架凭借其快速响应和高精度调节能力,成为提升底盘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技术。

目前,磁流变悬架已在多款高端车型中得到应用,如凯迪拉克XTS、CT5,奔驰S级和宝马7系等,成为高端配置的标志。然而,由于磁流变液技术壁垒高,相关技术曾被海外厂商垄断,导致磁流变悬架系统的采购成本极高,市场渗透率较低。

2025年3月13日,京西智行深汕工厂正式投产,开始量产第四代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标志着国产大规模生产的开始。京西智行预计该工厂2025年的产能将配套15万辆车,未来几年将扩大至200万辆车。京西智行全球首席执行官刘喜合表示:“磁流变悬架系统曾是兰博基尼、法拉利等百万级别豪车的专属配置。随着深汕工厂的量产,国产磁流变悬架系统将为更多全球车企提供支持,并应用于更多车型。”

目前,国内排名前五的汽车厂商已基本成为京西智行的客户,初期规划主要集中在25万元以上的车型,但很快将拓展至15万元左右的车型。刘喜合指出,考虑到中国每年超过3000万辆的汽车销量中,15万元以下的车型占比较大,磁流变悬架系统的普及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将加速渗透,城市和高速场景下的领航辅助驾驶(NOA)国内渗透率有望分别达到14%和30%。头部主机厂也在加速研发L3级别自动驾驶车辆。这些趋势将推动智能底盘的增配,逐步实现车辆在X(横向)、Y(纵向)和Z(垂直)三个方向的融合控制,从而进一步提升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根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TMR)的预测,未来15至20年内,全球近一半的汽车减振器将采用磁流变技术。智研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磁流变悬架系统市场规模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我国磁流变悬架系统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这一切都预示着智能底盘将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由乐道APP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czixun/133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ar-metaverse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