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踏板模式:走向何方?》
一、单踏板模式的争议与弊端
单踏板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确实存在不少争议和弊端。首先,改变驾驶习惯是一个关键问题。对于那些长期驾驶传统燃油车的司机来说,突然切换到单踏板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传统驾驶中,油门和刹车踏板分工明确,而单踏板模式将加速和减速功能集中在一个踏板上,这使得司机需要重新建立一种驾驶习惯。在适应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
例如,一位有着多年燃油车驾驶经验的司机,在初次接触单踏板模式的新能源汽车时,就感到非常不适应。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他的第一反应还是按照传统驾驶习惯去踩刹车踏板,但由于单踏板模式的影响,他瞬间出现了短暂的迷茫,差点导致事故的发生。
此外,单踏板模式对特定路况的依赖也可能引发严重问题。在上下坡路段或湿滑路面上,单踏板模式可能无法实现车辆的平稳减速。因为在这些路况下,车辆的动能和摩擦力情况与正常路面不同,单踏板模式通过能量回收实现减速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如果司机过度依赖单踏板模式,而不及时使用刹车踏板,就很有可能导致车辆失控。
据统计,在一些复杂路况下,由于司机对单踏板模式的不适应和依赖,导致的事故发生率比传统驾驶模式高出了约 20%。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单踏板模式在特定路况下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不堪设想,不仅会给司机和乘客带来生命危险,还可能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严重伤害。
二、工信部出手规范单踏板模式
(一)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及影响
工信部征求意见稿对单踏板模式提出了明确规范要求。规定在默认工作状态下,仅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应使车辆减速至停车。若电力再生制动系统具有一种以上的工作状态,每次上电后应重新进入默认工作状态或按驾驶人要求设置工作状态,车辆制造商应通过用户手册或电子数据记录等方式免费提供工作状态的设置方法。同时,若电力再生制动系统处于默认工作状态以外,应采用光学信号给驾驶人持续提示,该提示信息即使在白天也应清晰可见。
这一规定对汽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促使汽车制造商重新审视单踏板模式的设计和应用。在产品设计上,需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平衡,确保车辆在不同工作状态下都能为驾驶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提示。另一方面,也引导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鼓励企业加大对制动系统技术的研发投入,探索更加安全、高效的制动方式,以满足新的国家标准要求。
(二)车企的回应与调整
特斯拉、奔驰、蔚来等车企对征求意见稿做出了不同的回应。特斯拉官方曾表示,工信部相关标准目前尚未正式发布和实施,不影响特斯拉现有的产品和功能。但随着规范的逐步明确,特斯拉可能需要对其车辆的动能回收等功能进行调整,以符合新的国家标准。例如,在软件升级方面,可能需要优化单踏板模式的设置选项,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驾驶模式选择。
奔驰方面,目前尚未针对制动系统做出相关调整。但如果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奔驰可能会通过 OTA 升级等方式,对车辆进行相应的改进。例如,优化光学信号提示系统,确保在非默认工作模式下,驾驶员能够及时收到清晰的提示信息。
蔚来汽车在面对征求意见稿时,也表示会密切关注国家标准的变化,并根据要求进行车辆设计调整或软件升级。对于单踏板模式的安全问题,蔚来一直强调其加速踏板的设计强度有行业标准,并且在特定受力情况下的断裂是为了保护驾驶员安全。但在新的规范要求下,蔚来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其单踏板模式的控制逻辑,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单踏板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可能被淘汰的原因
单踏板模式因多种原因可能被淘汰。首先,它与传统驾驶习惯相悖,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习惯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驾校培训也都是基于双踏板模式进行的。单踏板模式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长期形成的习惯,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数据显示,有超过 70% 的驾驶员在初次接触单踏板模式时会感到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可能会在紧急情况下导致误操作,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其次,单踏板模式存在安全隐患。如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由于驾驶员长期通过控制加速踏板来实现制动停车,可能会养成危险的驾驶习惯,出现误踩、误操等动作。以特斯拉为例,美国交通部曾调查过 2021 - 2020 年间特斯拉 246 起 “刹车失灵” 案件,调查结果显示,多起汽车失控事件全是因为驾驶员操作失误,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单踏板模式会影响人们的驾驶习惯。
此外,单踏板模式不符合公共利益。它虽然给小部分车主带来方便,但可能会给同一驾驶场景内的其他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潜在危险。对于当下整个社会交通的安全来说,这项功能背后的收益和风险是完全不对等的。
(二)新技术的崛起
串联式再生制动系统(CRBS)等更先进、更安全的制动技术正在崛起。串联式再生制动系统在制动的时候首先使用电机进行制动,再继续使用机械液压制动,能够保证电机制动充分利用。例如,冒险家新能源汽车采用串联式再生制动系统,将动能转换成电能储备,帮助车辆以最高 100% 的动能回收,使能源利用更加高效。
同时,京西集团发布的 EMB 量产战略也为新能源汽车制动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电控制动,将在新能源汽车等高度电动化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预计 2035 年,95% 的京西底盘产品将为全线控产品,EMB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百亿元。
(三)公众的选择与思考
公众对单踏板模式的态度褒贬不一。一些习惯了单踏板模式的车主认为,只控制一个踏板能避免开车时两个踏板来回切换,可以减轻驾驶的疲劳感,甚至开习惯了,还有 “人车合一” 的感觉。但更多的人则对单踏板模式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在安全与便利之间,公众需要进行权衡。一方面,人们希望汽车技术的发展能够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另一方面,安全始终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未来的驾驶习惯和汽车技术发展,需要在安全与便利之间找到平衡点。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汽车制动技术将更加安全、高效、智能。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如何在技术创新的同时,确保行车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本文由电圈碰碰车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czixun/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