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以长期主义破局,铸就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靠谱”答卷
2025年8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再次成为行业焦点。他驾驶一辆劳斯莱斯现身首都机场,这一看似“高调”的举动,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预告片”——长城汽车正式成立“长城品牌超豪车BG”,魏建军亲自兼任董事长,第三次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这一动作,既是对过去四年销量目标连续未达的反思,更是对“品牌向上”战略的坚定延续。
战略调整:在奔跑中调整呼吸
“希望汽车产业稳健发展,在奔跑中调整好呼吸。”2025年新年致辞中,魏建军的这句话,道出了他对行业乱象的清醒认知。当价格战成为车企“标配”,当智能驾驶宣传陷入浮夸,魏建军多次呼吁反内卷、反无序竞争,甚至直言“销量前十名的车企大部分都亏钱了”。这种“佛系”态度背后,是长城汽车对质量与安全的坚守。
2024年,长城汽车销量约123万辆,同比微增0.21%,连续四年未完成销量目标。哈弗、WEY、坦克等品牌中,仅坦克300等少数车型表现亮眼。面对比亚迪、长安等自主品牌的高歌猛进,长城汽车似乎“掉队”了。但魏建军并未急于追赶,而是选择了一条更难却更稳的路径——技术立企、全球布局。
技术创新:把真金白银砸在安全和研发上
“汽车产业关乎生命安全,绝非一日之功。”魏建军的这句话,是长城汽车35年技术积淀的注脚。2025年,长城汽车建成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总投资5亿元,占地3.9万平方米,可模拟从正面碰撞到翻滚的全场景测试。这一试验室不仅体现了长城对安全性的极致追求,更成为其技术实力的象征。
在新能源领域,魏建军的布局同样具有前瞻性。长城汽车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集中在纯电动、氢能、混动等新能源领域。这种大手笔的投入,在业界实属罕见。
全球化布局: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
“国际化不是商品出海,而是品牌出海;不是产品输出,而是产业输出。”魏建军的这一理念,推动了长城汽车从“产品出海”向“生态出海”的转型。2025年,长城汽车在泰国罗勇的新能源工厂正式投产,一期年产能规划8万辆,严格遵循全球制造标准,引入先进生产设备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全面数字化升级。
目前,长城汽车已构建起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销售网络,拥有超过1400家海外销售渠道。公司海外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全球用户规模超过1500万,其中2024年海外销量达到45万辆。从核心技术的突破到全球化布局,长城汽车正积极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汽车产品与服务。
本文由火星电车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crenwu/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