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的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金融,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优势。由于新能源汽车产品不仅是一种技术变革,而且带来了产业价值链、营销逻辑和用户关系的全面创新,进一步考验了金融机构的全生命周期和全场景服务能力。以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为例,为了满足新能源品牌对金融服务和流程及时性的高标准要求,继续建设“快速响应变化,持续迭代进化”2022年1月至10月,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新能源放款1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
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的潜力车消费的主力军,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的潜力需要进一步释放。调查显示,现有用户信用率为61.2%,再购用户信用意愿率为71.2%。
调查显示,新能源汽车金融渠道集中在汽车金融公司和银行渠道,汽车金融公司占28.7%,传统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占35.9%。
在金融产品中,首付比例大都为20%-40%,贷款期限为2-4年。然而,随着95后、00后成为主要消费者,以及电力交换等新模式的普及,新能源汽车金融异化需求的演变将是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根据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的经验,新能源汽车金融业务呈现出明显的新特点。从渠道和产品偏好来看,新能源汽车金融与传统燃油汽车没有太大区别。

目前,新能源汽车金融仍存在许多困难和痛点,如汽车价格昂贵,高于同等级燃料汽车、电池寿命周期短、车辆保存率低、二手车市场不成熟等。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正在迅速重建整个汽车产业链。从电池材料到新能源零部件的生产,再到汽车的生产,经销商的流通,充电桩的生产/运营企业,以及终端的购买、租赁、使用和更换,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对金融的需求都很大。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新服务都在加速演变。以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为例,从进货、审批、面对面签到贷款的全过程时效最快只要10分钟,2022年新车整体审批时效为1小时,当日放款比例约为50%,3天内放款比例约为70%。
对新能源产品、销售模式、客户群体等进行研究、储备,推出新的金融模式和产品是匹配销售趋势的必然选择。所有金融机构都必须关注和研究如何满足新能源汽车金融的差异化需求。
本文由电圈一姐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czixun/3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