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电圈人物

雷军:以科技为帆,引领小米汽车驶向全球智能出行新蓝海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风起云涌的2025年,雷军的名字始终与“创新”“突破”“担当”紧密相连。作为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他以十年千亿的研发投入和“十倍投入”的造车战略,将小米汽车从概念变为现实,更以88.91%的保值率、单月交付超3万辆的业绩,让中国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雷军

科技基因:从“互联网手机”到“智能汽车”的底层逻辑

雷军的科技情怀始于武汉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两年修完四年学分的“学霸”经历,让他深谙“底层技术突破”的重要性。这种基因贯穿小米造车的全过程:小米汽车首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3400名工程师攻克智能驾驶、大压铸、X光图像检测等核心技术;2025年德国iF设计奖五项大奖的斩获,印证了其“多屏协同用车体验”“全景多感官座舱”等创新设计的全球认可度。雷军直言:“AI不是营销噱头,而是先进生产力。”小米汽车工厂100%自动化的大压铸工艺、AI驱动的X光质检系统,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注脚。

雷军

生态野心:从“单品智能”到“全场景互联”的生态革命

雷军将小米汽车定义为“智能生态的核心入口”。通过小米澎湃OS系统,汽车与手机、智能家居实现无缝联动:手机靠近充电桩自动解锁、车内语音控制家中空调、AR-HUD导航与小米手表数据同步……这种“人-车-家”全场景互联,正在重构用户的出行体验。2025年7月,小米YU7交付时同步量产的1000万Clips辅助驾驶系统,更以“水杯挑战测试”“类星固定路线接管次数”等硬核数据,展现了智能驾驶从“功能堆砌”到“场景适配”的进化。

雷军

责任担当:从“商业成功”到“产业共荣”的价值升华

雷军的造车路,始终贯穿着对行业和社会的责任。他推动小米与武汉大学共建机器人学院、设立“雷军班”,为产业输送高端人才;2023年向母校捐赠13亿元,创下中国高校单笔现金捐赠纪录;在小米智能制造工厂,AI技术不仅提升效率,更通过“技术开源”带动产业链升级。面对“价格战”质疑,他强调:“性价比是商业圣经,但高端化需要科技创新支撑。”这种“技术普惠”与“价值跃迁”的平衡,让小米汽车在超豪华市场占据20%-30%份额,证明了中国品牌的高端突破力。


本文由火星电车发布,不代表电车生活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meta-autolife.com/dcrenwu/15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ar-metaverse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